[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图文作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返回上一页

农家住房的变迁

发文日期: 2019-05-30
在这座房子里,我们一家3口从2001年一直住到了2015年,后因城市南扩,村里的耕地被征购,随着乡村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或小别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我十二岁之前,我家一直住在村上一个叫老庄子的地方。这个老庄子是新疆和平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骑七师二十团某连的连部。后来,这个连队随同团部到了乌鲁木齐。干打垒的三间土屋和宽大马圈留给了我爷爷。

这三间土屋,中间的那间由爷爷和奶奶居住。两边的房子先后成了我二伯和我父亲的婚房。从我记事起,我家的房子已成了里外两间,外间的屋顶搭的是已变成了黑颜色的椽子和苇席,而里间的屋顶是用榆树枝条搭起,上面铺了麦草,上了草泥而成。母亲说,里面的那间是父亲后来续盖的。

我们在这个院子里一直住到了1980年,那时我已读完小学。这一年,队上又规划了新的居民点。我家和我二伯家在新居民点各分到1.8亩宅基地。那时盖房已不用干打垒了,而是用土坯建造。在这一年,我家也盖起了三间一明两暗的新土坯房,是由当时的生产大队机耕队派人给盖的。因为早些年我父亲在机耕队执行公务中不幸意外去世。那时我们还小,没能力盖房。我奶奶找了生产大队领 导,组织上安排机耕队出人出工给我家盖了三间土木结构的住房。房子盖好后,我们买了石灰,我和姐姐找一块羊皮订了一把长木柄的刷子,将房子內外墙进行了刷白。这房子,虽然是土坯房,但安装了较大的镶玻璃的木窗,比之前老庄子上的房子就宽敞,亮堂多了。后来,到1990年,我们又给房子地面铺上了红砖,这样,就干净多了,也好打扫。

到1994年我找对象时,我们哥仨儿在这三间房子的旁边又续盖了两间里套外的土木结构的房子给自己做婚房用。虽然也是泥墙木顶,但地面用水泥打了地平。内墙用水泥抺了1米多高的墙裙。那时已不再用石灰粉刷墙面,用的是白色涂料。水泥墙裙经刮腻子处理后,用果绿色油漆进行了粉刷。地面又刷了铁锈红,以增添婚房的喜庆气氛。我第二年春天结婚时用彩色纸带编织了带有大大的红 囍字的顶棚,装上漂亮的吸顶灯,在当时的农村来说,这样的婚房也是蛮潮的。

到了2000年,因两个弟弟相继结婚成家,我家孩子也5岁了。按照农村习俗,树大分杈,做为家中长子的我,得从那个院子里搬出来,另外安家。按政策,我又另申请了一处1.5亩的宅基地,多方筹款3万元请工人盖起了100平方米两 室两厅砖混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地面和门面外墙全贴了瓷砖,屋内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后来还安装了暖气,居住条件大大改观。在之后的几年里,在这处宅基地上我和爱人利用农闲抽空相继盖起了牛、羊圈和几间夏天做饭用的伙房,放农具农资的房屋,建起了菜园,养牛、养 羊、种菜。

在这座房子里,我们一家3口从2001年一直住到了2015年,后因城市南扩,村里的耕地被征购,随着乡村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或小别墅。我也在2014在院子里盖起了800平方米的浇铸式两层楼房。一楼是400平方米的厂房、车房,二楼是住房。房子盖好后,进行了精装修。2017年,新买了家俱、家电乔迁新居。我还在二楼设计了100平方米的大露台,安装了防护栏。在大露台砌了花池,每年春天在花池里栽上美人蕉、郁金香等花卉, 种上辣子、茄子、西红柿、黄瓜、豆角等时令蔬菜。到了夏天,花红菜绿,硕果累累,煞是好看。每天清晨或傍晚,家人们在大露台上运动运动,舒展一下筋骨,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心情顿觉舒畅,感觉生活美好至极。有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在露台上摆上烤肉炉,搞个小型聚餐什么的,很是方便。

现如今,住在这宽敞明亮,冬有地暖,夏有空调,自来水24小时不断,做饭用燃气,宽带亦入户的大房子里,生活品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村上将各村组居民区所有巷道进行了柏油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在村道,巷道两旁统一栽植果树,红叶海棠树等观赏树木。如今,每到春天,村子里花红柳绿,环境清新,我们如同住在花园里一般,心情甭提有多舒畅啦!

这就是几十年来,农民家庭住房变迁的轨迹。70年住房变化,看出我们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使得我们农民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好日子。我们一定要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相信农民的生活会更加幸福,我们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昌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