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环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我州坚持“应就尽就”“应培尽培”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原则,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用“绣花”功夫,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托底等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除去特殊原因无法就业的325人外,全州符合就业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阜康市水磨沟乡水磨沟村哈力木·扎克亚一家5口人,两个孩子身患残疾,另一个孩子年龄尚小,家庭负担很重。2019年7月,哈力木·扎克亚和妻子申请了保洁员这一公益性岗位,两个人每月收入增加了2500元。闲暇之余,他们还经营着一个小商店,一个月能赚300多元。这段时间,妻子那孜古丽还参加了民族刺绣手艺培训班,她想学会手艺做刺绣品增加收入。“幸福生活是不断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加油干,争取生活得越来越好。”哈力木·扎克亚说。
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就业至上”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对已就业贫困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先就业、再择业,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入户宣讲,鼓励他们通过异地转移进入企业或劳务合作组织就业,不断提升就业的稳定性。
对从事灵活性就业和季节性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该局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不断纳入劳务合作组织统一管理,对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目前,各级劳务合作组织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6人,在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有1601个。各县市还结合实际动态储备了一批门槛低、收入高、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启动互包互联工作机制,让失业贫困劳动力24小时内就业,切实解决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西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热杰普·吐尔地在给牛喂饲料。昌吉日报记者何龙摄
多层次开展技能培训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基本技能是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的前提条件。自治州对全州6379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情况进行摸底,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意愿,分类培训;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法转移就业和无培训意愿及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由县乡村逐级进行研判,持续做好跟踪服务。
2019年3月,木垒县博斯坦乡合然托别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木拉提别克通过培训,搭上了木垒县向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务输出的快车,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他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和就业技能培训,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当上了装卸工,每月收入6300元左右。目前,木垒县7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实现就业。
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基础上,将实用技能纳入专项能力培训目录,分类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对愿意通过就近就地打工实现就业的,组织开展基础素质和专项能力培训;对愿意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愿意自主创业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对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技能+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培训合格给予相应培训补贴。同时,向木垒县和奇台县定向推送了30家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学校,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月5日,建档立卡贫困户阿白不汗·玉努斯在吉木萨尔县北庭工业园区创兴面粉厂车间查看设备运转情况。昌吉日报记者何龙摄
多方面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
记者从吉木萨尔县大有镇田园乐劳动服务专业合作社了解到,该合作社主要吸收村里的富余劳动力,目前已吸纳1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的课目主要有工艺品编织、车座垫加工等。合作社还成立了电子商务经营销售平台,将村民的农副产品和加工的手工制品在网上销售。“为支持合作社的发展,鼓励我们吸纳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政府给了我们4万元补贴。今后,我们会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吉木萨尔县田园乐劳动服务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候广梅说。
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严格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先后制定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促就业十条措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就业创业九条措施》《昌吉州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等政策,对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劳务合作组织(机构)、培训机构,缩短补贴资金审核兑现周期,让企业及时享受就业奖补政策。截至目前,该局已给52家劳务合作组织发放奖补资金160万元,为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阜康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小工厂拨付专项资金80万元;面向55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96.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