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返回上一页

高奏民族团结和谐新乐章——昌吉回族自治州发展成就巡礼之九

发文日期: 2019-09-29
自2016年10月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昌吉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筑牢群众根基、维护全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压舱石”,各族兄弟姐妹相互团结、守望相助,描绘了一幅幅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

呼图壁县“阿同汗”爱心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桂珍,从年轻时到如今79岁高龄,始终如一帮助各族困难群众,传递着跨越血缘的民族团结情。在她的影响下,“阿同汗”爱心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下设“爱心妈妈”“雷锋车队”“团结之花”“健康快车”“金燕子”等127支分队,加入的志愿者7000多人。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各民族在共同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增进情谊,发自内心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昌吉市大西渠镇幸福社区,社区干部与结对亲戚一起炸馓子。

守望相助一家人

1月11日,一场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最美石榴籽”文艺汇演在昌吉州艺术剧院上演,结亲干部、结对亲戚及民族团结先进代表等800余名干部群众现场观看了演出。自己的故事自己来演,18个节目都是基层各族干部群众自创、自编、自演,艺术再现了生活中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庭州大地上演着。

2016年底,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木垒镇党委书记王海霞与木垒镇园林社区居民艾依夏木结为亲戚,从此两家人越走越近,亲如一家。

艾依夏木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王海霞只要有空就会去她家帮忙洗衣服、收拾屋子。每逢节日,王海霞还会和家人一起带着生活必需品去艾依夏木家看望慰问,两家人一起拉家常,畅叙友情。

2018年3月,艾依夏木生病住院,王海霞得知后立即赶到医院,为她垫付了部分医药费,并悄悄将4000元现金压在她的枕头下。艾依夏木感激地流下了泪水,她说:“亲戚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我心里早已把王海霞当成自己的女儿了。”

在昌吉市经商的阿卜杜艾尼·达伍提与昌吉市老干局局长崔兴堂结对成了亲戚。在崔兴堂的影响下,阿卜杜艾尼积极申请入党,投身公益事业,成为民族团结模范带头人。2017年,阿卜杜艾尼主动和一些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结为亲戚。当年10月4日,得知亲戚杨新田老两口正在为过冬的煤发愁,阿卜杜艾尼和妻子立刻为他家送去了3吨煤。田宇洋是位脑瘫患者,和77岁的奶奶在一起生活,阿卜杜艾尼时常到田宇洋家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这个困难家庭。

“刚来昌吉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位好心人给了我200元钱,这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力量。现在我富裕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所以我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阿卜杜艾尼说。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2016年10月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昌吉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筑牢群众根基、维护全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压舱石”,各族兄弟姐妹相互团结、守望相助,描绘了一幅幅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抓饭。

点滴汇聚民族大爱

在阜康市,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很有知名度,几十位各族老人在这里和睦相处、相扶相伴,组成了一个团结幸福的大家庭。58岁的社区居民沙尼汗·艾塔木给老人们端茶送水,悉心照料着大家。

沙尼汗在社区是人人知晓的敬老爱老好儿媳,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6年直至婆婆去世。当她看到社区许多空巢老人没人照顾,沙尼汗就主动照顾起他们。滴水成河,在沙尼汗的感召下,阜康市涌现了董雪英、薛萍、哈帕尔等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团体,汇聚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潮流,演绎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

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满城路社区干部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也是一位热心人,15年来,她同时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马克明、老年丧子的刘国群夫妇、家庭贫困的热孜万古丽、孤寡老人张晓花等十多位孤寡老人和困难户。

2017年4月,吉木萨尔县为巴哈义古丽成立了工作室,为困难群体、志愿者、爱心公益人士搭建互联、互助、共享、交融的平台。如今,以“巴哈义古丽工作室”为核心的北庭·小红帽志愿者团队有志愿者500多人,累积帮扶辖区各族贫困家庭60余户,为莎车县喀群乡喀拉央塔克村贫困村民捐衣物198件,资助贫困妈妈、残疾人士、残疾儿童、贫困学生30名,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0万多元。

在奇台县五马场哈萨克族乡阿哈什呼拉克村,村民达尼娅·对森毕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乐,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她关注汉族男孩王克杰的成长,为贫困村民艾来泰·木沙患病的小儿子募集4万元用于治病。由达尼娅倡导成立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已经有100多位“爱心妈妈”加入,在当地播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汇成一片海,沙尼汗、巴哈义古丽、达尼娅以及很多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奉献着,用点滴真爱,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美丽篇章。

团结共建美丽家园

在昌吉,民族团结犹如姹紫嫣红的花朵一般芬芳艳丽,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眼下正是丰收农忙季节,在奇台县古城乡果园村蔬菜种植户姬环家的地里,有十几个人紧张有序地采摘、清叶、装车,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结亲干部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当起了“义务采摘员”,为姬环解了燃眉之急。

“幸亏结亲干部和工作队帮我收白菜,我才及时把蔬菜卖出去,感谢他们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姬环说。

多年来,昌吉州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到发展稳定各环节、全过程,畅通各族干部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不断激发了共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鸡心梁村旧貌换新颜。数年前,这里的群众饮水困难、杂物乱堆乱放、棚圈随意搭建,如今,村里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路,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造型别致的路灯矗立在村道两边。村里还办起了刺绣加工厂和渔具厂。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农牧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昌吉州水利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村的发展出了不少实招。”鸡心梁村党总支书记沙依兰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昌吉州水利局积极协调投入资金,有效改善了鸡心梁村基础设施,筑牢了脱贫攻坚根基。2018年以来,昌吉州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协调各方力量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项目资金共计1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每年7万元增加到了30余万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干部张鹏在参加结亲活动期间,为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一村的牧民免费义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牧民缓解病痛。张鹏还将针灸、推拿,甚至最拿手的中医小针刀技艺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医库兰达西,如今,库兰达西已经可以利用中医技艺为牧民看病了。

借助项目资金,奇台县古城乡果园村成立了创业园,带动2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村民萨迪克·阿不都热依木在创业园内的木材加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稳定收入,他满怀信心地说:“党的政策真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我要赚更多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昌吉州各族儿女紧密团结,把民族团结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共同铸就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铜墙铁壁。

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