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著作 > 理论文章
返回上一页

全域旅游视野下昌吉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发文日期: 2019-11-08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较为富集地区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与措施之一,昌吉州全域旅游的实践经验总结,为“旅游兴疆”战略实施中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产业提供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道路。

全域旅游是对旅游业发展理念上的一种创新,一方面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全域旅游在稳定就近就业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有机融合和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基于此,全域旅游也是旅游资源较为富集地区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与措施之一。昌吉州全域旅游的实践经验总结,为“旅游兴疆”战略实施中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产业提供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道路。

一、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情况概述

(一)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昌吉州自然景观较多,主要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代表,是联合国确定的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圈,也是海内外游客了解新疆的靓丽名片。境内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硅化木群,新疆地域特色的雅丹地貌魔鬼城、江布拉克草原,草原湖泊、古海温泉、鸣沙山、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条件,风光旖旎,物种丰富,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2.历史人文优势。昌吉的历史建制源于西汉时期,境内昌吉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车师古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道路,距今近1300年的北庭大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西域史上天山以北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车师重镇。北庭古城遗址,有城墙等遗址尚存,早期人类艺术品岩画和西大寺正殿遗存,内有睡佛和壁画。同时还拥有国内主要的人工野马养育基地、世纪园、杜氏旅游景区、中华碧玉园、第一窖古窖池遗址、天山第一漂、康家石门子景区等人文景区也各具特色。

(二)发展情况

1.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完善

昌吉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针对昌吉州发展全域旅游进行了相应文件与政策的支持,并形成“旅游+”的产业链合作发展模式。并且设立昌吉州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昌吉州发展旅游业直接带动新增就业23.5万人。

2.起步晚见效快,百姓受益

昌吉州旅游业从1997年开始重点开发建设旅游项目,自2000年以来,昌吉州的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服务升级开始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一大批特色旅游景点相继开发完成,尤其是倾力打造的特色民宿,在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受到了更多的益处。

表2近5年来昌吉州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情况

数据来源:2013——2017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规划缺乏特色

1.普遍性与特殊性未结合

目前,昌吉州及各县市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基本遵循“旅游+”的发展思路,各县市与州级规划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没有很好的结合各县市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的旅游发展规划。特色不鲜明,主体不突出,没有真正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完美结合。另外,各县市与州级规划之间缺乏联动统一,存在“单打独斗”情况,没有形成大旅游格局。

2.旅游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大州的资源富集特色,所以在新疆自治区与其地域优势地位和旅游资源数量不相匹配,而导致旅游经济强州的发展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另一方面,景点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文化旅游大多是静态展示,缺乏动态的节会庆祝活动等民俗文化,很难符合国内外游客的旅游需求。

(二)营销需要创新

1.宣传方式较单一

由于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方法和手段单一,主要以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州内新闻报纸和电视台播报,依靠旅游推介活动等方式在新疆自治区内外进行宣传推介等活动,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旅游资源互联网营销。很多热门景点依然采取“门票经济”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没有进行整体开发和市场化运作。

2.品牌建设较缓慢

品牌建设带动农业、畜牧业和相关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优质旅游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有旅游,没文化”特点突出,没有很好的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精髓,传说故事、历史渊源、历史变革、民俗风情讲好旅游故事,吸引游客。旅游产品单一,没有进行整体开发和整体建设,文化旅游的经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品牌建设较为滞后,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用。

(三)参与合作不强

1.“引进来”与“走出去”需进一步平衡

昌吉州旅游在引进国有大型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旅游景区还做得不够到位,吸引外来资本搞旅游开发层次不高。旅游企业“走出去”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企业较少,跨国经营旅游服务业务的旅游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2.公众知晓率低,百姓参与率低

昌吉州旅游目前除“新疆旅游第一站”天山天池景区主打品牌之外,对于其他景区国内其他省市的游客知晓率较低,导致除阜康市以外的其他县市“分一杯羹”效益较差。同时昌群众参与全域旅游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也不高,只有一些景点周边的民众积极依靠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了一批农家乐、林家乐,其他地区民众依靠旅游经济实现稳定收入的较少。

三、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二)精准规划,提高层次

1.注重整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

全域旅游建设侧重城市建设与景区发展同步进行,共建共用基础设施,以交通业为基础,在环卫保洁、供气、供暖、供水、供电、物业服务方面,将市政建设与景区建设相结合,统一提供标准化服务。注重景区发展与景区周边的村镇建设同步,在土地共同利用、村民角色转变、景区社区管理、旅游特色村镇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注重旅游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观光体验的专业化、深度化和创新化,在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度假产业、观光旅游、采摘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推出更多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创新多元化全域旅游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在景区城镇联动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城市居民与游客共享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打造一批健康旅游、医疗健康项目,在“旅游+房地产”“旅游+高端商贸”“旅游+现代农业”“旅游+婚庆”等方面积极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丰富和优化升级全域旅游产品。

(三)营销升级,加大宣传

1.更新营销理念,树立供给侧改革营销理念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优化旅游资源营销模式,如举办品质旅游活动和盛大节会,鼓励游客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晒美照的方式宣传推介昌吉旅游景区,引导游客分享旅游攻略,撰写和发布游记日志,向亲朋好友推荐昌吉旅游,推荐成功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赠与一些旅游小商品。另外尽快实现昌吉旅游在线预订。打造“智慧景区”,鼓励游客使用电子门票快速入园,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旅游体验。

2.全力打造优质旅游品牌

借助整齐划一的旅游形象展示,统一对外进行的旅游信息发布、旅游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展销及定价、旅游票务管理和旅游交通出行、导游持证管理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及培训活动、旅游食宿业经营管理,在实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全力保障游客利益不受侵害,全力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对外形象。如木垒县围绕“一小镇、一客厅、两公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吸引国内外的广大游客,构建全域旅游综合体。

(四)社会联动,加强合作

1.推动地区合作共赢发展

与乌昌石城市群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合作共享游客资源,合作推介旅游产品,合作对接游客和同步搞好旅游服务工作,共同打造新疆东部旅游形象。与第六师、第十二师协同开展“兵地融合”、与吐鲁番合作发展全域旅游,建立稳固、互利、共赢的全域旅游合作关系,在旅游“全域化”进程中广泛合作,联合打造“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广和同步开发建设“天山百里丹霞”旅游环线,实施旅游宣传营销全覆盖战略。

2.推动产业合作发展

推动“旅游+文化、体育、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作为昌吉旅游小商品的重点,给予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依靠“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加强工业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同时景区与景区、村镇、城市之间,也应当共建共用旅游基础设施,让市民享受到全域旅游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和生活品质。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在引进高、精、尖等紧缺人才引进建设方面吸引引导国内一些旅游专家和高级专门人才到昌吉工作,指导推动昌吉全域旅游科学规划、协同发展。对于旅游主管部门的业务骨干,分阶段组织到国内外知名旅游管理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在昌吉州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从事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和项目建设工作。

昌吉州党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