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著作 > 理论文章
返回上一页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新疆精准脱贫路径研究

发文日期: 2019-10-15
新疆地区的贫困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扶贫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当前新疆处于精准脱贫的攻坚期,以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为指导,创新精准脱贫新模式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新发展理念下精准脱贫研究背景,探讨新发展理念下精准脱贫工作可行性分析,创造性的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新疆脱贫攻坚可遵循的实践路径。

新疆地处西北,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速度相对缓慢,届时新疆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一次重申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落实党的新发展理念,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全面精准脱贫攻坚,在2020年同全国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党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帮助新疆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疆地区探索出精准脱贫攻坚多维新模式,走出一条精准脱贫新路径。

一、新发展理念下新疆精准脱贫研究背景

消除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高度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各族人民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人鼓舞,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1.2亿元,累计实施12362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了128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开展扶贫培训55.7万人次,减少扶贫对象85.78万人,3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15万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心下,在19个援疆省市的支持和帮助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聚焦精准,决战攻坚,全面发起强大攻势。2016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261万减少到122万,35个贫困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55元,比2012年增加2965元,年均增长12.2%,比2015年增长9.7%,比全疆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但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粗放式的扶贫模式的机制缺陷逐渐显露,新疆地区的扶贫工作愈发困难。

目前,新疆一般性贫困得到较好解决,北疆和东疆已经基本脱贫,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转向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南疆四地州因为历史、社会、自然等因素,脱贫攻坚存在贫困面积广、脱贫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制约和难点,用常规性措施无法短期内脱贫,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截至2016年,自治区35个贫困县中南疆四地州就有26个,贫困村2605个、贫困人口218.67万,分别占全疆的74%、86%和84%;在全区266万贫困人口中,南疆四地州占81%。边境地区贫困呈带状分布,34个边境县中有一半是贫困县,分布着479个贫困村、38万贫困人口,消除南疆四地州的贫困至关重要。因此,在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新疆地区的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此外,能否顺利脱贫不仅仅关系到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与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因此,在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进程中,需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新疆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多维精准脱贫路径开发新疆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资源,拓展延伸优势特色产业链,从而有效推进新疆地区减贫脱贫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用精准脱贫的新成效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谋划新篇章。

二、新发展理念下新疆精准脱贫工作可行性分析

新发展理念下新疆脱贫攻坚工作要做到精准,精准提升资源的利用能力、精准提升脱贫攻坚的效率。改善新疆群众的生存面貌、增强动力以及强化国家精准脱贫政策对新疆地区的支持等为主要内容。十九大发展新要求为新疆地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指南。

(一)创新理念助力新疆创新精准脱贫模式

传统脱贫攻坚模式缺乏体制支撑效能低下,造成脱贫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为了实现新疆精准脱贫战略,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带领新疆地区同胞同步脱贫。新疆地区的脱贫模式也要因地制宜有所创新,精准施策,为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略尽微薄之力。例如自治区人民政府在2016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从创新体制机制、搞活金融市场、发展创业服务、搭建创业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城乡创业渠道、加强统筹协调等九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有利于边远地区群众了解国家脱贫致富政策,尽早脱贫。施政者创新理念政策,能够为新疆地区的脱贫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协调理念提升新疆资源利用整合能力

均衡发展是新疆精准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要求中央以及自治区政府协调好政府部门的职责,助推新疆与其他地区的均衡发展,精准瞄准脱贫攻坚对象,协调多方资源。精准脱贫是“一项协同性的集体行为,更是各方扶贫理念的一种协同,包括扶贫上下级、当地政府与外来扶贫者、社会力量、政府与贫困群体,以及参与扶贫各方的扶贫理念与扶贫行动的整合”。精准脱贫要将“微观脱贫与宏观脱贫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个人和市场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决定性作用外,更加强调通过顶层设计、整体施策,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和政府在缓解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中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整合能力,坚守脱贫政策,处理好多方关系,有效提升脱贫攻坚资源的配置效率,突破历史与现行因素的制约,把新疆的工作看成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多方资源向新疆地区倾斜,帮助新疆群众尽早脱贫。

(三)绿色理念助推新疆生态经济发展

造成新疆地区脱贫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生态的脆弱性等原因。用绿色理念打造生态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精准脱贫攻坚的内在发展要求。如乌苏市2016年“十三五”精准脱贫方案中就将生态保护脱贫纳入其中,强调生态保护脱贫发展要重点突出生态脱贫,要坚持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把脱贫开发与草原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发展作为新疆地区民族群众脱贫的指向,多措并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防护林建设等项目。同时该地创新生态资金的使用形式,利用生态建设和保护资金聘请当地富余劳动力充实到林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中。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脱贫的有机结合,帮助改善区域的脆弱生态、加强绿色生态建设、为减少生态灾害树立一道绿色屏障。

(四)开放理念打造精准脱贫合作平台

开放的本质是鼓励多元参与。为了保证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效果,政府应当转变传统观念,敞开怀抱,不管是民族党派、非公经济力量、民族宗教界人士、新阶层社会人士力量、海外战线力量、社会工作主体都可以参与到新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队伍中。在打赢脱贫攻坚的发展性问题当中,新疆应以开放的姿态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精准脱贫,让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充分参与到新疆的脱贫攻坚工作当中。同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亚投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二十国领导集团峰会”、“亚信峰会”等这样一些高端会议及组织。加强新疆与国际组织高端合作平台的建立,通过与国际组织建立长期高端脱贫攻坚合作平台,加强合作建立国际国内两套脱贫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新疆地区脱贫的精准性。

(五)共享理念实现精准脱贫惠民成果共享

共享理念强调脱贫效果的共同分享。共享是实施精准脱贫工作的最终价值所在,让群众共享精准脱贫成果是共享理念发展的要求。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解决脱贫攻坚的短板。切实使新疆地区的全面脱贫攻坚做到切实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做到所有群众的脱贫,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意味着新疆地区的各族民众可以享受到共享精准脱贫带来的效益。充分保障发展成果为整个社会所共享,正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解决新疆地区整体区域性贫困现状,有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健康运转。

三、新发展理念下实现新疆精准脱贫举措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助推我国脱贫攻坚,是引领取得脱贫攻坚战最终胜利的重要手段。在新发展理念下,实现新疆全面精准脱贫,可遵循以下脱贫路径:

(一)创新精准脱贫内容

精准脱贫理念创新。新疆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个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必然会影响精准脱贫工作的进程。一方面,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观念转变,既预防了返贫风险,又能够让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脱贫致富中来。另一方面,从“漫灌式”向“滴灌式”扶贫方式转变,既是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是“五个精准”原则的体现。新疆应根据区情,更新传统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脱贫模式,抓牢贫困的根源,重视精神扶贫,扶智引领脱贫,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变思想观念,增强新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如,加强对新疆贫困人口生产技能的培训,并且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特点培育特色产业。以脱贫理念的转变引领新疆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

精准脱贫机制创新。创新精准脱贫机制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即在贫困村实施驻村干部制度,与此同时还有社会扶贫机制、专项扶贫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和金融扶贫机制等。创新精准脱贫的高效动态运行机制是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动力源泉,新疆在精准脱贫中应灵活创新脱贫机制。一方面,利用“访汇聚”驻村工作组构建起脱贫沟通长效机制。通过走访慰问有效识别帮扶对象并及时传达脱贫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援疆机制对于脱贫开发的积极作用。如,以教育援疆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新疆贫困地区的发展培育建设人才;并引进人才,建立起社会各界参与帮扶的长效机制,从而为推动新疆精准脱贫工作助力。

(二)协调精准脱贫资源分配

协调不同地域资源。贫困地区往往存在脱贫开发的不平衡性,在精准脱贫的资源分配上也会存在不协调。以新疆的实际情况为例,南疆和北疆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脱贫资源的协调分配中,要突出南疆为重点扶贫对象,做到优势资源用到真正贫困处。例如,在脱贫方式和脱贫重点方面,新疆应从以“整村推进”为核心的脱贫开发转向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要突破口;在脱贫资源配给方面,尤其以新疆南疆四地州为重点,其更应以南疆边境片区、贫困山区为脱贫攻坚主战场。

协调外来与本土的关系。引进外资对于新疆当前吸引外来优势资源帮扶脱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来民营企业的驻入不仅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活力,而且在贫困村脱贫摘帽后的发展上有助于避免返贫现象。新疆应做好协调外来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和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工作:首先,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政策激励、互惠互利机制,广泛协调动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对参与扶贫开发的民营企业政策上开绿灯,重点支持那些就业容量大的项目。其次,外来企业由于不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应协调帮扶企业开展用工招聘、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职业培训等活动,协调企业自备劳动力与贫困地区劳动力过盛的矛盾。再者,新疆应统筹协调财政、税收、信贷、农业、国土、林业等各部门,为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做好协调服务,推动“万企帮万村”精准脱贫行动。

(三)探索精准脱贫生态模式

开发绿色产业。传统的产业脱贫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生态环境,鉴于新疆地处边疆,精准脱贫难度来自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因此,新疆应更加注重精准脱贫与绿色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新疆应开发利用其特色资源,发展符合民族风情的特色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例如,具有新疆民俗风情的农区畜牧养殖、妇女刺绣、地毯编织,以及水果罐头、酿醋、酿酒等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增收渠道。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发展绿色环保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风力发电基地,改变能源消耗发展模式。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例如传统技艺制作、传统歌舞表演等,新疆精准脱贫应认识到其巨大的开发能量,激发民众创业动力,以优势文化资源推动精准脱贫稳步实施。

开展生态脱贫。新疆应继续探索生态脱贫方式,结合新疆自然地理条件,针对环境恶劣地区,特别是海拔高、土地贫瘠、灾害多发地区,继续通过异地搬迁扶贫方式开展生态移民。对于干旱荒漠地区,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壮大特色农牧产业,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建设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安置房,通过退耕还林、保护草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荒漠沙化治理等综合生态保护手段,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治理与精准脱贫协同并进,以生态脱贫探索精准脱贫新路。

(四)加强精准脱贫开放合作

加强开放交流。以开放理念吸引更多资源流入精准脱贫领域,改变政府主宰的传统脱贫模式,是当下新疆精准脱贫工作的重点。新时期新疆脱贫工作,应继续发挥对口援疆优势,利用域外优势资源的注入,转化为本区脱贫资源,不断引入区域外的脱贫资源服务于新疆精准脱贫工作。一方面,以开放理念引领精准脱贫,引进先进经验模式、科学技术等解决新疆贫困地区制约脱贫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新疆优势特色产业走出边疆,走向国际,推动内外交互脱贫攻坚体系的完善。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巨大转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应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性机遇,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度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最终精准脱贫。

(五)共享精准扶贫发展成果

共享社会保障福利。新疆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脱贫成果取得了重大成就,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他们扔处于贫困的边缘。在没有救助的情况下,仅靠他们自己是难以摆脱贫困生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建立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新疆应积极完善健全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使贫困地区人口共享社会保障福利。通过精准识别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由政府为其提供最低生活救助金,并完善健全贫困人口医疗保险、社区低保等制度,建立一套具有预防贫困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贫困地区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成果惠及百姓,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新疆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应通过增修道路、增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完善民生工程;通过健全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险制度来完善预防返贫机制。精准脱贫过程中要让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等社会保障服务真正为贫困人口所共享,切实帮扶到位。总之,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早日脱贫,既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让贫困地区人口早日脱贫享受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昌吉州党委党校